序号 | 课题来源 | 主持人 | 课题名称 | 编号 | 研究工作起止时间 |
1 | 教育部(高校思政辅导员专项) | 罗炎成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 | 10JDSZ3085 | 2010~2012 |
2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办 | 徐向英 |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约翰·斯坦贝克研究 | 2011B246 | 2011~2013 |
3 | 吴玉玲 | 外语教师元话语与教师发展研究 | 2010B088 | 2010~2012 |
4 | 黄宁夏 | 中英语言逻辑推理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 2006B2007 | 2006~2008 |
6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办(青年项目) | 陈煌书 | 后现代语境下萨拉朱厄特性属观研究 | 2012C059 | 2012~2014 |
7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办 | 苏建华 | 归因理论视角下的本科英语教学研究 | FJCGGJ12-002 | 2012~2014 |
8 | 韩建林 | 大学英语语音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 | FJCGGJ11-058 | 2011~2013 |
9 | 叶淑斌 | 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调查研究与镶嵌式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 | FJCGGJ11-076 | 2011~2013 |
10 | 吴伟萍 | 卢梭生态审美观及其“自然人”形象的塑造 | FJCGGJ11-081 | 2011~2013 |
11 | 福建省教育厅(重点) | 刘熠 | 美国华裔文化特色论——文学文本中的文化研究 | JA11181S | 2011~2013 |
12 | 福建省教育厅 | 张伟华 | 从族裔声音到全球化写作——汤亭亭小说文本文学性研究 | JA10196S | 2010~2012 |
13 | 徐向英 | 老子思想:约翰·斯坦贝克生态思想中的东方智慧 | JA10195S | 2010~2012 |
14 | 吴伟萍 |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共鸣 | JA10194S | 2010~2012 |
15 | 徐立红 | 元话语与教育语篇元功能分析 | JA09168S | 2009~2011 |
16 | 卢水林 | 认知视角下的语篇研究探讨 | JBS08072 | 2008~2010 |
17 | 杨萍 | 林语堂翻译艺术研究 | JA07126S | 2007~2009 |
18 | 张洁 | 新闻英语中语言模糊性的研究 | JA07125S | 2007~2009 |
19 | 吴克炎 | 修辞应用研究与海西经济建设 | JBS07096 | 2007~2009 |
20 | 徐立红 | 语篇中有定指称的认知语用分析 | JA06117S | 2006~2008 |
21 | 何时瑜 | 英语专业人文知识研究 | JBS06148 | 2006~2008 |
22 | 张洁 |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中的障碍及应对措施 | JA04121S | 2004~2006 |
23 | 罗锦生 | 普世主义与美国文化传统及战略研究 | JA04120S | 2004~2006 |
24 | 蒋红红 | 中国民俗文化词语汉英翻译研究 | JA04112S | 2004~2006 |
25 | 黄宁夏 | 高校公共英语自觉性研究 | JB04295 | 2004~2006 |
26 | 邱文生 | 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中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 JA03109S | 2003~2005 |
27 | 游耀金 |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圣经》文学典故 | JA03110S | 2003~2005 |
28 | 吴克炎 | 英语阅读、写作、翻译与修辞的整合与升华 | JA03111S | 2003~2005 |
29 | 漳州师院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吴克炎 | 英语修辞本体论探索 | fx1103 | 2011~2013 |
30 | 漳州师院杰青计划 | 陈煌书 | 女性主义批评与萨拉朱厄特研究 | SJ1009 | 2010~2012 |
31 | 林中晨 | 基于认知风格的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 sz1108 | 2011~2013 |
32 | 漳州师范学院 | 蒋红红 | 翻译教材中的问题译例研究 | SS09015 | 2009~2011 |
33 | 陈煌书 | 萨拉·朱厄特笔下女性的成长研究 | SS09014 | 2009~2011 |
34 | 雷艳红 | 英语修辞与逻辑论证功能及其美学意义研究 | SS09013 | 2009~2011 |
35 | 朱益华 | 考试情境下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文草稿策略研究 | SS09012 | 2009~2011 |
36 | 徐向英 | 约翰·斯坦贝克与生态环境 | SS09011 | 2009~2011 |
37 | 刘 琴 | 实用翻译的伪翻译 | SS09010 | 2009~2011 |
38 | 姚文勇 | 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在英汉翻译范畴化过程中的运用 | SS09009 | 2009~2011 |
39 | 林中晨 | 心象与中国EFL学习者阅读研究 | SS09008 | 2009~2011 |
40 | 胡水清 | 毛姆的文学创作与绘画艺术的渊缘 | SS09007 | 2009~2011 |
41 | 张伟华 | 汤亭亭小说研究 | SS09006 | 2009~2011 |
42 | 陈绍恋 | 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女性主义研究 | SS09005 | 2009~2011 |
43 | 郑炎山 | 外语外贸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 SS09057 | 2009~2011 |
44 | 徐继红 | 大学生权益观念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SS09049 | 2009~2011 |
45 | 罗炎成 |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创新研究 | SS08042 | 2008~2010 |
46 | 庄 苹 | 日本文学作品的人称代词及其汉译的比较分析 | SS08024 | 2008~2010 |
47 | 叶淑斌 | 英汉修辞语用差异的对比研究 | SS08023 | 2008~2010 |
48 | 邱文生 | 翻译本体论的相关问题研究 | SS08022 | 2008~2010 |
49 | 杨 鹏 | 不可译性领域的知识进化论研究 | SS08021 | 2008~2010 |
50 | 吴克炎 | 提高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SS08020 | 2008~2010 |
51 | 陈煌书 |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萨拉.朱厄特 | SS08019 | 2008~2010 |
52 | 殷学侃 | 语音格局视角下的闽南语母语者英语语音习得的研究 | SS08018 | 2008~2010 |
53 | 邱思莲 | 概念隐喻对比与二语习得研究 | SS08017 | 2008~2010 |
54 | 漳州师范学院 | 黄金德 | “面子论”和“效应论”及其运用价值 | SS08016 | 2008~2010 |
55 | 郑声滔 | 圣经中的女性人物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影响 | SS07018 | 2007~2009 |
56 | 陈莉红 | 肯尼斯·博克“认同说”视角下的广告语篇分析 | SS07017 | 2007~2009 |
57 | 娄喜祥 | 英语类考试中阅读题相关问题研究 | SS07016 | 2007~2009 |
58 | 郑家芳 | 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认知研究 | SS07015 | 2007~2009 |
59 | 王含 | 17世纪英国玄学诗的叙述艺术 | SS07014 | 2007~2009 |
60 | 童小兰 | 多丽丝·莱辛非洲故事之主题及叙事策略研究 | SS07013 | 2007~2009 |
61 | 徐立红 | 语用照应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 SS07012 | 2007~2009 |
62 | 杨鹏 | 英语广告中的文化现象研究 | SS06016 | 2006~2008 |
63 | 邱文生 | 通感与翻译的关联性研究 | SS06015 | 2006~2008 |
64 | 陈光明 | 网络语言与文化研究 | SS06014 | 2006~2008 |
65 | 吴小英 | 林语堂与中西文化交流 | SS06013 | 2006~2008 |
66 | 胡水清 | 文化视野下的毛姆 | SS06012 | 2006~2008 |
67 | 聂明方 | 福建外语与海西经济 | SS06011 | 2006~2008 |
68 | 杨萍 | 林语堂翻译风格研究 | SS06010 | 2006~2008 |
69 | 吴克炎 | 英语修辞微观研究 | SS05009 | 2005~2007 |
70 | 庄志强 |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度研究 | SS05008 | 2005~2007 |
71 | 陈喜富 | 句子的语用分析 | SS04005 | 2004~2006 |
72 | 叶淑斌 | 语用学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 | SS04004 | 2004~2006 |
73 | 张洁 |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中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 SS02002 | 2003~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