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12月14日)下午3点,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博导张龙海教授莅临外国语学院讲学。讲座由刘熠博士主持,外语学院教师(文学专业方面的居多)和部分学生参加。张教授的讲座题为“美国华裔作家的焦虑和误读——以汤亭亭为例”,他以赵健秀与汤亭亭为主的两大阵营的文化论战为引子,运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诗学影响理论,分析了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女勇士»的创造性误读。张教授认为,《女勇士》的创造性误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文体上看,《女勇士》既是传记又非传记,既是虚构又非虚构,这是对美国华裔文学之母黄玉雪传记《华女阿五》文体上的创造性超越;第二,从内容上看,汤亭亭借用岳母刺字、闯王李自成、贤妻良母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女勇士》中建构了她的美国华裔花木兰,从而把对《木兰辞》的创造性误读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讲座中,张教授还给我们分享了他在耶鲁大学求学时与导师哈罗德·布鲁姆的师生情谊对他为人处世的影响,并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毛主席是如何创造性地误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而创作出意境完全不同的题词《卜算子·咏梅》的,深入浅出地启发了师生们对诗学影响理论的理解。张教授生动幽默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学涵养给与会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晚上,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中,张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与会师生的各种问题,讲座在一片热烈而愉快的互动氛围中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