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思想研讨会暨《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丛书
发布会在漳举办
4月19日,中外文学思想研讨会暨《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丛书发布会在福建漳州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办。3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与来自全国多地高校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中外文学研究的新发展与新优势。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龙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陈众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蒋洪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玉等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怡主持。

开幕式上,张龙海和陈众议分别致辞。张龙海表示,此次中外文学思想研讨会的召开,是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积极举措,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需求的及时响应,将推动学界认真思考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如何建立中国自己的知识话语体系。陈众议指出,文学思想研究要始终坚持道器平衡原则,传承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要致力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互鉴理念,扎根中国学术土壤,构建具有自主性的跨文化阐释体系。

开幕式后举行《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丛书发布会。蒋洪新表示,文学思想研究的意义,正是在差异中见共鸣,在交锋中遇新机,本套丛书从跨文化视角,批判性审视和研究了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为丰富中国本土文学思想、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思想伟力。孙玉在发言中指出,丛书不仅从文学视角揭示了美国崛起的内在逻辑,更通过思想文本的译介交流彰显其推动中美人文对话的实践价值,他表示学术出版应持续提升学术辐射力,依托知识传播创新体系深化社会效益内涵。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中外文学思想的比较与互鉴”“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学经典的再发现与新阐释”“技术介入与文学创作”“文学与跨媒介转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学术之道,薪火相传;思想之光,熠熠生辉。本次会议既是一次思想的交汇,也是一次共识的凝聚,为我国文学学科建设、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理念和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