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欢迎您!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思政育人与党建融合探索

时间:2023-12-27 09:33:19 浏览:

大学英语思政育人与党建融合探索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第二党支部

2023年6月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第二党支部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提升支部党员理论素养

支部认真制定理论学习计划,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支部党员学习教育主要内容,纳入支部“三会一课”学习计划,并统筹安排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等。支部采取多种形式,如支部书记上党课、支部党员轮流领学、读书分享会、专题学习研讨会等,推动学习培训常态化,有效提升党员理论素养。

支部定期开展党建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融合的主题活动,如通过主题教育如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学习教育成果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支部也鼓励并积极组织党员教师参加有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修班,不断加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力。近年来支部老师先后参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举办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与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实践研修班”、“中华优秀文化外语教学与传播研修班”、外教社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研修班、福建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专题网络培训以及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培训课程等。

(二)探索大学英语课堂内、外思政教育实践模式

1.探索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思政教育实践模式

支部依托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在教研室中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讨论、具体案例分析、课程思政片段教学观摩等活动,通过分享、交流、实践等形式,进一步营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良好氛围,不断丰富教师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

支部党员教师通力合作,集思广益,立足教材单元内容,共同建设包含相关时事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外优秀人物故事等内容的思政素材库,并建立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库,让课程思政教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本校大学英语主干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主,修订单元授课课件与教案,增加课程思政相关内容,明确单元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在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思政教学中,将大学英语教学的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前导入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后复习和反思环节。

另外,支部依托教研室,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为指导,对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进行重新修订,在教材选篇、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多元化、过程性的教学评价体系,确立了英语综合能力和思政并重的评价指标,形成了以评促学的良好局面。

2.探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实践模式

支部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引导学生将语言学习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主要做法包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语海报宣传、组织融入思政内容的线下英语角活动、举办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英语学习相结合的系列讲座、举办含思政内容的各类英语竞赛如组织学生参加以考核思政词汇为主的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词汇能力大赛等。

二、工作成效

(一)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

支部鼓励支部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担当和作为,不管在服务师生、集体教研活动或科研工作中,都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大英部第二党支部书记林慧英同志获闽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同年,支部党员李佳同志所在的教学团队以抗疫题材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示范课参加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获得全国复赛一等奖;支部党员林书勤参加2020年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校级三等奖等;2023年支部党员邱文生获得校级优秀论文获得者称号。

支部党员积极带头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深入挖掘和提炼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注重价值引领,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在师生中营造良好风气。2022年7月,支部党员所在的大学英语教学部第二教研室被评为2020-2022学年校级文明教研室。

(二)教书育人实效进一步提升

支部党员教师关心学生成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近年来,支部党员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阅读、写作比赛等,每年获奖达四十几人次,取得较好成绩。如2021年,邱文生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张佳瑶、邢书滔,在首届福建省高校研究生国际宣传大使大赛中,通过对“武夷山”的精彩介绍,荣获省级二等奖。支部党员高玲、林雯雯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支部党员林书勤、高玲、刘琴、许少琼、吴丽冰等指导学生参加外教社词达人杯词汇大赛获得省级特等奖;吴晓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获得国家二等奖等几十余项表彰奖励。

(三)支部党建工作特色获得进一步发展

支部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的工作特色。支部按期完成闽南师范大学2021年度党建创新研究课题《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与实践》并获得结题。2022年6月,支部与大英部第一党支部合作完成闽南师范大学2020—2022学年党支部工作立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项目,获得结题。另外,2022年12月,支部携手大英部第一支部获得2022-2024校级支部立项《党建引领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融合探索》。支部以立项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此外,支部按照校级党建样板支部创建要求,在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支部党员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积极联系服务师生等方面进行不懈探索,努力做到“七个有力”。2022年11月,支部通过首批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工作。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建领航,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要进一步推动“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立足大学英语教学实际,集思广益、勇于创新,让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神内涵,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大学英语思政建设。

(二)夯实基层基础,锻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

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党建引领,在支部党员老师中牢固树立思政育人信念,提高思政育人本领,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员使命担当,在教研室日常工作、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科研实践、指导学生竞赛等工作中积极作为,多做贡献,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三)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和载体

思政教育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增强活力。在内容上,要引入“热点问题”,要善于将当下的热点问题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结合起来,使教育内容变得鲜活起来;要善于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优秀典型引入进来,同时要引入“身边典型”,尤其要善于选取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引领学生学习身边榜样,树立积极人生观。在载体上,必须考虑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关注热点等因素,重视运用好包括网络平台、大众传媒等新载体,打造网络思政育人新阵地。

 

 

相关: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