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中外,铸魂育人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与商务英语系党支部
2023年6月
一、基本情况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与商务英语系党支部现有党员19人,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促学科发展,党员团结一心,共同推进支部建设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支部教师党员无私奉献力量,积极投身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教研工作,工作业绩突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此外,支部还积极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不断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抓紧握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支部全体党员积极投入教书育人工作,认真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学生实践活动指导,在学院活动和学科竞赛中都活跃着支部党员的身影。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安排支部的一系列工作,认真抓党建,以党建与业务融合为突破口,使得支部党建工作初见成效,受到学校和学院党委的一致好评,支部多次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省级样板支部的称号,闽南师范大学“党员好故事”三等奖。
支部教师党员具有学科背景多元、一线党员多、研究人才多的优势,让支部在党建工作中独树一帜。为此,我们支部开展了促进“一融双优”的支部工作模式,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工作机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二、主要做法
在支部书记卢水林的带头下,以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为抓手,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支部凝聚力和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具体的做法如下:
1. 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思路
学院各系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学院、学校发展的全局,工作中心主要是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学和科研如何相互促进,怎么定位首先是一个思想问题。党支部始终以学校和学院大局为重,保持政治自觉,将党建工作放在首位,创立了“融通中外,铸魂育人”支部党建品牌和工作目标。把方向、定格局、谋策略,设立了党建和专业发展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学术引领,科研工作接地气,铸魂育人,课堂内外齐心协力促学生发展”的工作方法。
2. 树立带头意识,突出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书记作为党建和专业发展的“双带头人”,能以高度的责任感谋划支部和专业发展的方向,全心投入到支部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凸显自身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党建活动,践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处处充满正能量,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很强,大家积极献言献策,促进支部各项事业的发展。
3. 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务实
党建工作落实“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做法,围绕支部的中心工作展开。工作计划、“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服务联系群众等,紧密结合支部发展;党日特色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提升大家的责任感。支部党建品牌“融通中外,铸魂育人”就是在支部“三会一课”时,支部党员思想火花碰撞的结果。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多样,建立了主持人、重点发言人制度,每个党员定期做一次主持人,确定活动的主题、形式、活动流程,增强了大家的党性意识。创新支部活动形式,通过观影、党建知识竞赛,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形式,让支部党员们体验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
4. 增强科研意识,注重平台搭建
科研是高校发展的重要载体,好的接地气的科研平台的创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支部党员吴克炎教授的持续推动下,支部正式建立支部学术沙龙,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本活动对于增强支部党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年度计划推进学术沙龙走进学生支部,通过支部共建,促进教工与学生科研交流,带动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科研氛围。根据外院学生科研门槛高的特点,我支部注重搭建学术研究平台,通过竞赛活动启迪学生,引领学风,在我支部党员的带领下,我院组织成立了学生闽南师范大学翻译协会、翻译工作坊、商务谈判协会、英语戏剧协会、英语辩论协会、中国文化外译视频拍摄兴趣协会等。将科研、教学、团学活动有机结合,落实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5. 突出课程思政,增强全过程育人
支部党员陈绍恋老师成功申请了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抵‘疫’前行,思政育人——《综合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2020 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为支部党员探索课程思政的科学形式和具体实现途径提供了榜样作用。支部全体党员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中心工作,认真落实“三全育人”思想。我支部在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共识:学生的教育应该是课内到课外无缝连接。我支部在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案例经验。
三、工作成效
在学校、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与商务英语系支部,在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方面,提炼活动心得,形成党建品牌。我支部认为,一个支部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高校教师党支部应该建在高水平科研项目组、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上,有效实现优秀科研平台与优秀基层党组织的深度融合。更重要的事,认真贯彻落实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我支部2016、2021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在2018—2020 荣获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建设支部,2023年荣获全省党建样板支部;2022年,支部获得闽南师范大学“融合赋能 提质增效”行动计划项目立项;在2022年全校党务知识竞赛活动中,支部荣获三等奖。
我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科研活动,支部党员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科研成果丰硕,多位同志获得相关研究项目:教育部课题一项(《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思维的内涵、应用及英语思维能力量表开发研究》项目(20YJA740045)立项时间: 2020年3月20日批准经费: 10 万元);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混合式教学下的MTI教师翻译技术培训》(202102483013);市校级重点课题{2020闽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项:抵“疫”前行 思政育人—《综合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JG202044)。支部成员发表多篇C类刊物以上论文,1篇A类,2篇B类,实现了外语类刊物的重大突破。
我支部坚持榜样引领,争学争优。陈绍恋同志《综合商务英语》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本人被评为闽南师范大学第二届“最美教师”;我支部党员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陈绍恋同志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省级以上获奖50余项和2023年获奖30余项,例如2022外研社英语辩论公开赛宁波站暨2022外研社英语辩论冬令营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2022年7月在2022“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备赛夏令营暨首届师范高校学生英语辩论赛、首届重庆国际辩论锦标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师范高校组亚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一等奖,第一、二届“亿学杯——讲好中国故事”外语技能大赛,均荣获省二等奖、2022第二届全国高校商务翻译英语能力挑战赛特等奖。陈绍恋和黄金德指导研究生参加首届福建省高校研究生国际宣传大使大赛。吴克炎、卢水林共同指导指导学生参加三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三人获国家级三等奖,两人获得国家级优秀奖。
四、经验启示
1.把党支部党建工作与学校、学院发展紧密融合才能共同发展,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是高校各项具体工作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2.高校院系事业发展的方向、路径、效率和效果需要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凝聚集体力量精心设计、科学实践、不懈努力才能实现,高校支部党建工作要常抓不懈。
3.高校支部党建和院系发展有赖于学校、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教育理念的传承、发展理念的坚守、改革创新的动力皆源于“为党育才,为国育人”。
4. 结合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和支部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好接地气的目标,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支部建设才能上一个新台阶。